会员75折 限时订阅 >>
阿拉伯之春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创投致远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阿拉伯之春
关注
叙利亚各地爆发多起抗议
阿拉伯联盟观察团的到来鼓舞了反政府人士
2011年12月31日
Lex:“阿拉伯之春”尚未结束
独裁政权垮台可能使整个阿拉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但这需要时间。目前大多数爆发革命的国家仍不稳定,投资者应耐心等待。
2011年12月30日
躁动的阿拉伯青年
突尼斯青年布阿齐兹的自焚,引发了“阿拉伯之春”。这是阿拉伯青年一代对传统政治精英的反叛。但他们缺乏耐心,任何不满都会让他们重返街头。
2011年12月29日
全球民主新悖论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2011年的主线是民主的推进和民主国家的失败:阿拉伯独裁者纷纷垮台;西方民选领袖则深陷危机。这是全球新格局中出现的新悖论。
2011年12月21日
埃及:梦想与现实
FT专栏作家拉赫曼:许多西方人曾对“阿拉伯之春”抱着一厢情愿的幻想,但从埃及选举中胜出的却是伊斯兰组织,西方是否应该对此感到恐慌?
2011年12月16日
政治强人不能代替民主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学者科胡特:民主制度也可能会决策缓慢、令人失望,然而它仍然是团结各个阶层、解决争端和创造繁荣的最优越的方法。
2011年12月14日
阿拉伯民主的三个敌人
戴维•加德纳:伊斯兰主义、宗派主义和民粹主义是阿拉伯民主发展道路上的三大幽灵。突尼斯的选举可能为推翻独裁政权的各个阿拉伯国家树立榜样。
2011年11月3日
FT社评:突尼斯选举令人鼓舞
1月,突尼斯人赶走了独裁者本•阿里,震撼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上周日,突尼斯举行了选举。现在的任务是,让民主宪政在这个长期丧失自由的国家里扎根。
2011年10月27日
突尼斯首次举行民主选举
突尼斯复兴党赢得大约三分之一选票,有望成为制宪议会中最大的政治力量
2011年10月25日
2011:愤怒之年?
FT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阿拉伯之春、雅典抗议、马德里静坐、伦敦骚乱、印度绝食……2011年正成为全球愤怒之年。但是,这一模式存在着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外——那就是美国。
2011年9月1日
阿萨德不倒,抗议难止
FT国际事务编辑戴维•加德纳:中东各国之所以对阿萨德政权转变态度,不只是因为它们对该政权深恶痛绝,还因为它们越来越坚信,该政权行将灭亡。
2011年8月15日
沙特手段不高明
前CIA伊斯兰政治战略分析项目负责人纳赫利赫:沙特干涉海湾国家内政、打击该地区什叶派的做法,可能导致更多的暴力,损害西方在海湾的切实利益。
2011年8月9日
阿拉伯民主需要钱
前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马洛赫-布朗:当政治猎杀运动变得没完没了时,左右最终结果的可能是经济状况。外交手段不起作用时,金钱就开始显灵。
2011年7月25日
阿萨德自掘坟墓
阿拉伯改革行动执行理事库德玛尼:阿萨德政权惯于利用叙利亚各教派间的隔阂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长远来看,此举可能给该政权的生存制造最大的麻烦。
2011年6月17日
援助突尼斯事半功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推动民主事业方面,突尼斯所做的贡献,超出了西方在中东地区的任何军事行动。援助突尼斯的回报率,会比伊战高出百万倍。
2011年6月8日
阿拉伯之春:忧喜参半?
FT专栏作家拉赫曼:从历史长河的视野看,维持阿拉伯世界的原状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但短期来看,旧阿拉伯秩序的瓦解有可能导致战争和国家分裂,为伊斯兰激进分子提供新的机会。
2011年5月12日
西方应明确支持中东民主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阿拉伯之春是一个重大时刻,西方需要调整思维模式,将目光越过一系列威胁,看到巨大的机遇。
2011年5月10日
叙利亚用高压换稳定
FT记者鲁拉•哈拉夫:在今天中东的政治气候下,任何政治开放之举,对叙利亚而言,都意味着这个依赖安全和情报部门的政治体制开始走向终结。
2011年4月14日
阿拉伯之春:谁最不安?
FT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对西方世界而言,“阿拉伯之春”带来的消息好坏参半。好消息是:这是阿拉伯世界的1989年;坏消息是:美国和欧盟是今天的苏联。
2011年4月8日
德国“弃权”不负责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施特尔岑米勒:对利比亚采取行动的法律依据十分清晰,如果安理会不行使“保护责任”,那么联合国残留的公信力也会荡然无存。德国投弃权票是错误的。
2011年3月31日
“阿拉伯之春”的阴影
随着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多地与混乱和流血冲突联系在一起,如果西方的军事干预被卡扎菲长期拖延下去,或是利比亚出现东西分裂,“阿拉伯之春”就可能蒙上阴影。
2011年3月22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月4日
2.
2025展望:中国如何重启经济?
3.
楼市止跌回稳,核心在哪里?
4.
中国经济:风动幡亦动
5.
中国必须反击即将来临的特朗普关税
6.
“一国一策”系列之七:为何拼多多TEMU与字节TikTok Shop都瞄准欧洲?
7.
易纲说对了吗?“贸易战”不是战
8.
乌克兰在俄罗斯境内再次发动攻势
9.
中国风险投资人让失败的创业者成为失信债务人
10.
马斯克到底想干什么?
上一页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