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展望2025

展望2025: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和挑战

滕泰、高佳颖:新时期如何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最好的方式是发通用消费券。这不是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而是钱到哪儿去的问题。

时值岁末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提出了九大重点任务,其中排在九大任务之首的就是“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应,全方位扩大内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到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和挑战?如何开启“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和就业”的良性经济循环?

2025的经济增长目标

虽然静态的看,我们的整体经济还处于典型的通货紧缩阶段,部分行业还处于周期性的衰退阶段,但是边际上向好的变化已经出现。

24年9月份以来,我们有力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事实上已经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下,楼市有所回稳,股市持续上涨,再考虑到12月份出口,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抢在特朗普上台前,可能超预期的增长,我预测四季度我们中国的GDP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全年大概率能够实现4.9%左右的经济增长的结果。

有人说经济学家太注重 GDP。想一想从2024年一季度的5.3%,到二季度的4.75,再到三季度4.6%,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下滑的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经历了什么?股市持续下跌到2600多点,投资者付出了巨大的损失;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投资负增长,土地财政减少,很多老百姓买了楼,但是交不了楼;企业盈利大幅的下滑;通货紧缩,企业销售困难,盈利下降;年轻人找工作也比以前更困难,所以GDP不是一个数字,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后面都是百万、千万的就业机会,都是企业的盈利机会,是政府的税收,是股市楼市等居民资产的巨大变化。

那么,展望2025年,我们怎么看刚刚经济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尤其是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怎么定?有的外资银行说用到4.3%,可能是4.5%,那肯定不行,必须仍然定到5%左右,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它不是个经济预测,虽然它有考核的作用,但也不仅仅是个考核指标,它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哪怕是2025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一定要定在5%左右,才有利2025年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为了实现或者达到较好的经济目标,关键是扩大内需,尤其要克服两大挑战。

宏观消费压抑的挑战

第一个重要挑战叫做宏观消费压抑。什么叫做宏观的消费压抑?就是中国的居民的消费支出在GDP的占比只有38%,加上17%的政府和集团的消费,我们的消费在GDP的占比也只有54%和百55%,而其他发达国家包括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他们的消费在GDP的占比都在70~80%这样一个水平,欧洲的高福利国家也在65%左右。由于消费占比太低,就会影响经济的良性健康循环,带来一些列问题。

消费不是浪费,消费是一切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它既是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经济循环的终点。如果一个国家消费不通畅,就像一个人很多食物消化不了,堵塞在胃肠里面,一定会生病。

如果跟美国比的话,中国的人均消费支出只有美国的1/8,我们的人口是它的三倍,想一想我们的消费水平跟他们的差距还有多大?

中国人每年生产这个世界上35%的制造业的工业产品,但是我们消费了多少呢?不足15%,这样长期的消费和制造消费和投资的不平衡,必然会造成中国经济循环不畅,造成企业销售困难,供给过剩,也成为海外其他国家攻击或者制约我们的经济发展的软肋。

面对未来,如果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必须改变消费宏观的消费压抑现象。

那么,造成中国宏观消费压抑现象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居民收入的占比太低。根据去年年底我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用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结果我们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比重不到44%,在全球也几乎是最低的,因为发达国家这个占比一般是70%左右,高一点的超达到82%,低一点的也百分之接近65%。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保障覆盖率不够,老百姓对未来没有安全感,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都压抑着家庭不敢放开消费。所以要提高消费率,促进中国的消费繁荣,必须得加大的社保的改革,提高社保的覆盖率。

第三就原因就是疫情以来,中国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不管是疫情期间坐吃山空、消耗原有的储蓄,还是股市下跌造成的财产性损失,还是房价下跌造成的财产性损失,都是造成过去这两年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过度投资陷阱的挑战

第二个严峻挑战叫做“过度投资陷阱”。当一个国家走过了快速工业化阶段、快速城镇化阶段,投资的边际效益,尤其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后,由于原有的增长模式、利益机制、决策观念的影响,仍然保持较高的投资率,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挤占了消费,挤占了居民收入,造成经济循环不起来,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这就叫做过度投资陷阱。

投资率就是新增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叫做投资率。中国的投资率到最近几年一直在43%左右,在全球是最高的,高于发达国家一倍以上。欧洲、美国、澳洲、日本这些国家的投资占他们的GDP的比重是20~25%,我们是40~45%。印度的投资率也只有33%左右。

为什么我们已经建成了这么强大的基础设施,还需要保持这么高的投资率?

从2014年到2017年,中国有14个省份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省的GDP,也就是一块钱的投资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到2018年以后,各省、市、县不再公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了,没有办法计算,但是我们相信有很多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还是大于它的GDP。如果一块钱的投资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为什么要搞这么多低效和无效投资?

类似的现象只在苏联出现过。在1960年代的时候,苏联的政府基金投资100卢布只能产生77卢布的GDP,到1970年代的时候,100卢布政府基金的投资只能产生55卢布的GDP,到1980年代的时候连50卢布的GDP都产生不了,他们还得扩大投资,直到这个经济体崩溃,这就是过度投资陷阱的危害。

有的部门测算过,目前政府财政资金如果去扩大投资的话,它的宏观乘数大概是1.06倍。如果把这个钱给老百姓发消费券,乘数是3~5倍。

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过度投资陷阱的挑战?除了历史惯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经济观念驱动。很多人认为投资是形成财富或生产力,觉得消费就像“打水漂”了。所以决策观念上很多人就是一直主张搞投资。

其次是利益驱动。从利益上来讲的话,在每年50多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20多万亿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每个环节都有利益驱动。

第三个还有体制上的原因。从中央部委层面,有很多投资推动、主管和审批部门,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手段,一个是上基建项目,一个就是招商引资,全是围绕投资展开的。

所以,如果陈旧经济观念不转变,如果既有利益格局不打破,如果机制不转变,不能强力扭转历史惯性,那么中国经济徘徊在过度投资陷阱边缘的这种危险就始终不能消除。

真金白银促消费,才能有效扩大内需

中央经济会议明确的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排在第一的首位的就是“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总需求。”可见,对于提振消费的重要性,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性,决策部门不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已经着手在推动转变。

如何进一步的从认识上推动这一重大转变?首先要深刻理解提高投资效益的深刻内涵,必要的基本建设投资还是需要的,但是要避免低效和无效投资,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要吸取之前扩大投资的教训。2020年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扩大投资和促进生产来稳增长政策,是造成当前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剩的主要的原因。面对疫情冲击,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都发钱促消费,美国三年累计给发了差不多2.9万亿美元,折合20万亿人民币,造成其消费空前繁荣。然而,面对疫情的冲击,我们采取的什么方法?一是扩大投资,第二是恢复生产,三是恢复供应链,全部工作都在扩大供给。所以2020年、2021年中国生产和出口大幅的增长,满足了海外的过剩的需求。此外2020年中国投资对GDP贡献了81%,这也是造成了进一步的产能过剩以及消费不足的原因——2020年搞的投资项目,到了2023年、2024年就项目建成以后,就变成了新的供给增加,所以,扩大投资短期虽然创造需求,长期则会进一步增加供给。

新时期如何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来扩内需?最好的方式是发通用消费券。

发消费补贴、消费券,迄今为止始终形成不了统一的认识。搞投资支出3万亿、5万亿,决策通过没有问题;生产都严重过剩了,各地方政府每年都在给企业上万亿生产补贴也没有问题;出口已经全球第一,但每年上万亿的出口补贴也没问题;而消费严重不足,发1万亿消费券,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争议最多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其实,这不是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而是钱到哪儿去的问题。每年把低效投资无效投资减少个3万亿、5万亿;再把上万亿的生产补贴全把它取消了;再把每年上万亿出口补贴取消了,每年筹集的3~5万亿的资金去补贴消费者是完全可行的。

假想一下,如果中国突然宣布了三年发放10万亿的消费券,想一想各方面会有什么反应?

消费者、家庭自然是欢欣鼓舞;

企业肯定高兴,他的产品就卖出去了,原来很畅不畅销的产品,现在畅销了;

资本市场肯定暴涨,因为信心有了;

海外肯定一片掌声和羡慕,因为发几万亿的消费券,全球经济信息都会有所提振。

……

这么一种利国利民、深得人心、海内外一致看好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为什么不做呢?

最后,发消费券扩大内需,一定不能限定产品和渠道。

按照之前的决策习惯,我们总是把促消费的资金和资源让政府之手来掌握,而不是交给家庭和市场。

如果安排了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为什么要政策来指定买什么?难道家庭不知道自己买什么吗?

政策决定补贴方向,这还是促生产的理念,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这种模式首先是不公平,只覆盖少数产品,只通过少数渠道;其次是没效率,在执行过程中,各省市招标过程中,还会有寻租等现象。

所以,促消费、扩大内需的最佳办法,就是给家庭和消费者发通用消费券,只限定时间,过期作废,不限定产品品类和消费渠道,让家庭和消费者自己说了算,让市场来选择。

发消费券的影响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打破“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第三种力量,一旦万亿消费券开启了“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和就业”的良性经济循环,中国经济的复苏繁荣就可以期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丰田重新考虑其氢能战略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乘用车领域乏善可陈后转向商用车领域 。

Lex专栏:机器人的崛起将极大推动英伟达发展

对于创始人黄仁勋来说,物理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特朗普将难以推动油价下降

特朗普不可能同时实现低能源价格和创纪录的国内油气产量。美国能源产量将增长,但增产部分更多将来自天然气。

Meta对顶级广告客户免除标准内容审核流程

社交媒体巨头的“护栏”旨在保护高支出广告客户,因为担心其自动化审核系统错误地惩罚顶级品牌。

FT社评:马斯克对欧洲民主的威胁必须得到遏制

科技监管不能像扎克伯格本周指控的那样扼杀创新,但对欧洲内容审核的指责只是特朗普、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政治和个人目的的烟幕弹。

反对派领袖:叙利亚盟友倒台后,委内瑞拉军方可能抛弃马杜罗

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玛莉亚•科里纳•马查多认为,军方首领担心会遭遇与阿萨德军方同样的命运。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